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西周王朝是一个伟大而又光辉的朝代。它继承了商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遗产,建立起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封建政治体系,推进了史前时期的文明进化。但是,任何一个伟大王朝在历史长河中都有消亡的一天。西周王朝的灭亡就是一个缓慢而又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反映出周王朝内部因素的作用,也反映出各种外部因素对周王朝的影响。接下来,让我们回归历史,了解西周王朝的灭亡过程。

西周王朝的灭亡是一个缓慢而又复杂的过程。自周共王去世以后,周天子们步步失守,引发了一系列错误和灾难,导致了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周懿王过于奢靡,消耗国家财政;西戎攻破周王国,让周懿王逃往槐里;周孝王废黜嫡子姬珝,导致王族内乱;最后周幽王废长立幼,引发了王族的争权夺利,使全国政局瓦解,导致诸侯叛乱,最终导致西周王朝的灭亡。

周懿王在位时几乎把国家财政耗尽了,用非人之物,外患不断,这让西戎深入周朝腹地,所率领的士兵兵临镐京城下。周懿王无法抵抗,选取迁都槐里以避免西戎的攻击,对西周的国家形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随后,周孝王(即周懿王之弟)废黜了嫡长子姬珝的太子身份,自立为天子。周孝王对西戎发起反击,取得一些胜利,但他破坏了传承了一百多年的嫡子继承制度,导致王室内乱。
周夷王即位后,听信谗言,用鼎烹杀了齐哀公,导致齐国长达几十年的内乱和陷入困境。这次事件无疑给周王室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周厉王在位期间采用好利的大臣统治国政,不断横征暴敛,对国人施加压迫。他还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禁止国人议论政事,这引起国人的不满和不满情绪,最终促使了国人发动暴动。周厉王被迫逃往彘地,但共伯和协助他摄行天子事,史称“共和行政”。周厉王死后,国人再次立太子姬靖为天子,即周宣王。
周宣王即位后,采用贤能,恢复生产,不断对威胁周朝的西戎和徐戎用兵,取得了许多胜利。但是他连年对外用兵,使周朝国力逐渐削弱,最终在千亩之战中被姜戎击败,他尽丧南国之师,不得不在太原调查核实户口,以便征收军赋、田赋和兵役,来扩充兵员和充实财力。虽然周宣王对四方展开了不断的用兵,但最终导致周朝的国力衰退,使“宣王中兴”成为昙花一现的时期。

周宣王的废长立幼行为激怒了申侯,他联合了西戎和鄫人,与周宣王的部队交战,周宣王军队数次战败,特别是在千亩之战中,周宣王的军队被姜戎击败,让周朝的局势更加危急。尽管激战不断,周宣王财力枯竭,国力衰退,最后身亡于忧虑和劳累之中。周宣王的统治,虽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在一系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助长了周朝逐渐走向灭亡的势头。
对周宣王之后的周幽王而言,他废掉了嫡长子姬宜臼,改立了自己新生儿子姬伯服为储君,加上幽王心志浮躁,好色好道,野心勃勃,毫不关心国家大事,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各家诸侯的不满,申侯便与西戎和鄫人联手,发动叛乱。而后周幽王在画地为牢之后,与太子姬伯服被杀害,周室灭亡。

可以看出,自周共王以后,西周王朝的国势一直在不断逐渐衰落,在一系列时间和地域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失去了防御能力和稳定性。周王朝在政治形势,军事实力上都出现了种种问题,诸侯反抗的可能性也在不断扩大,尤其王族内斗,废长立幼的行为破坏了嫡子继承制度,直接影响到了诸侯对周王朝的地位的看法。所有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周朝国力的削弱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