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金朝东平断代史研究的力作——评郑延琦《金朝东平史稿》

□郑其国

欲知大道,必先明史。编写地方史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东平因《尚书·禹贡》有“大野既潴,东原底平”之说而得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宋、金、元是东平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宋、元,多为人们所熟知。但金代的相关史料语焉不详,如一位待嫁的新娘,美丽而神秘。

郑延琦就是那个挑起东平金代史红盖头的人。近日,他编著的《金朝东平史稿》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郑延琦是一个学者型官员,系泰安市人社局退休干部,是管理学研究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特聘教授。他选择金朝东平断代史这个“冷门”作为切入点,凝神聚力、“冷板凳”一坐十年,青灯黄卷,孜孜以求,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故乡的拳拳挚爱,体现了一名学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草创之功,善莫大焉。《金朝东平史稿》首开东平古代区域史、断代史研究的先河,对于全面反映、研究东平乃至山东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正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金朝东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该书的出版对于挖掘、厚植东平丰富独特的地域优势,提升东平的历史文化品位,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为史之道,书事记言。捧读该书,感慨良多,总体而言有以下3个亮点值得称赞:

视野宏大,着眼东平,放眼山东,特色鲜明。区域史、断代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始盛。东平,作为北宋、金、元三朝时期近290年的“省级”城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也是东平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金立国120年、统治中原90余年的短祚国运中,东平熠熠生辉,并成为山东西路的“省会”城市。金立刘豫“大齐国”,辖治范围涵盖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天水等地,为东平历史之最。是故,这颗历史“明珠”亟待挖掘,还其辉煌。由此,作者秉承“中华大一统、民族大融合”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选择东平区域历史上辖制区域最大、尚无人问津的金朝东平地方史为突破口,立足女真族统治环境下研究山东、东平,守正创新,著成东平第一部中古区域史、断代史书,这对于填补东平乃至山东地区的金史研究之阙,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启迪作用。此其一也。

体制宏大,谋篇深邃,布局新颖,内容丰富。《金朝东平史稿》在岁月荒芜、史事繁杂、考订困难中彰显了构思技巧,在繁芜、纷乱的宋、金、元及西夏的纷争中提升了谋篇布局的高度。作者把金朝东平史萃成15卷,其中“上编”“史览”7卷,再现了女真统治下全国及山东概况,比较全面地梳理出了金代东平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文化教育发展脉络,凸显了有金一代东平“雄藩大郡”的风貌。其中卷五《山东西路转运司》为201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下编”8卷人物传记,将金代所涉东平人物分类入卷,搜列了上至女真皇室、国戚勋贵及大齐“皇帝”刘豫,东平兵马都总管幕府,及中央派遣机构山东西路转运司等官吏;下至“盗贼”的义军将士、刻石工匠等,为其作传者多达260余人,涉及其他人物110余人。呈现出有金一代,东平政区豪杰摩肩接踵,名士茂郁如林的景象。作者积十年之功,将短短90余年的历史瞬间,著成45万字鸿篇,令人敬佩。此其二也。

博采众长,广集史料,钩沉索隐,探微求源。金、元史研究最大的“拦路虎”是史料十分匮乏;作为金朝地方政权的东平史料更难寻觅。面对困境,作者不避芜杂,饱读《金史》《宋史》《东平州志》《东阿县志》《汶上县志》等官修正史,尽阅《元好问全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等千余宿儒硕望的著述;细猎今人相关著述。其间,赴平阴“三贤祠”遗址和长清灵岩寺观碑刻;到肥城陶山及岱庙等考察。作读书笔记31万余字,可谓广采博录,吉光片羽,雪泥鸿爪,把金朝东平历史较为完整、清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其背后是作者钩沉索隐、探微求源的付出和孜孜以求的学术研究精神。如卷12《东平郡王卓翼》传,作者从《金史》的《张邦宪传》《完颜仲德传》《完颜赛不传》《白华传》及《宋史·李全传》中,硬是通过蛛丝马迹“抠”出500余字的史料并加以整合成文。山东西路转运副使徐铎、东平僧录判官崇业、东平兴化寺住持韩惠才等人物史料,则是作者从金代石刻碑文中挖掘出来的。此其三也。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立言是其一。写书本就是一件磨人心性的事,编史尤甚。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曹雪芹绳床瓦灶写红楼。本书的编写同样耗费了作者大量的心血,从收集资料到勘误校正,他都亲力亲为;从大学图书馆到乡野残碑断碣,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郑延琦先生浓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文字功底,令人佩服,特别是对故乡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感,更是令人景仰。

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光大之任,有待来者。作为东平人,我衷心期望这部史书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都大邑,光前裕后,更期盼着有后来者以此为起点,守正创新,厚积薄发,深入研究挖掘东平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奋力谱写新时代东平高质量发展的恢宏篇章。

  • 版权声明:一部金朝东平断代史研究的力作——评郑延琦《金朝东平史稿》 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jx027.com/article/666718.html

猜你喜欢

最后一条辫子

最后一条辫子

村里最后一个留辫子的男人居然是1975年去世的。而且,至死都没有舍得剪掉他那一条细溜溜的灰黑白三色混杂的爬满了虱子的辫子。19...

偏袒右肩 2022年11月17日
古代度量衡——计量工具

古代度量衡——计量工具

古代度量衡——计量工具黄帝“设五量”,有“权衡、斗斛、尺丈、里步、十百”,简称为度、量、衡、里、数。“度、量、衡”是古代对长...

长安今何在 2022年11月17日
成语典故之程颢、程颐•见猎心喜

成语典故之程颢、程颐•见猎心喜

北宋时期著名学者程颢,字伯淳、明道,西京洛阳伊川(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人,世称“明道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

遇见河洛 2022年11月18日
故事丨古香幽幽窎桥庄

故事丨古香幽幽窎桥庄

古香幽幽窎桥庄罗村镇大窎桥庄,在黉山北坡脚下,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人才辈出,是罗村镇四大庄之一。庄名窎桥...

夕阳红似火 2022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