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起源探秘——从一只小虫子说起

秦的起源探秘

——从一只小虫子说起


《史记·秦本纪》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这是史书最早提到的嬴姓。单看这个嬴字,感觉构形很奇怪。可就是拥有这个奇怪姓氏的人,他们的后世子孙中一个叫嬴政的,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的雄伟霸业,并自称秦始皇帝。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许慎《说文解字》云:嬴,帝少昊之姓也。从女嬴省聲。以成切。又按伯益嬴姓。《新华字典》的基本字义:嬴yíng,1.姓。2.古同“赢”,有获胜、满、有余之意。从“音韵方言”中可以找到粤语音jing。古人发音的韵母前后韵鼻音没有今天的人这么分明,现在的山东方言里念嬴yin。《方言》中,秦晋之间,嬴,好也。

这些资料所解释的基本音义,都是在嬴字诞生后使用中形成的引申之意了,和嬴字创始之初的原始本义已经相去甚远了。

笔者于是有一个基本判断,首先这个嬴,是帝少昊和秦祖伯益(即大费,也叫柏翳)的姓,其中伯益的嬴是舜赐的。其次少昊和伯益(不光是秦人的祖先)都是公认的华夏民族伟大的祖先。因此,这个嬴也应该是一个高大上且充满了神圣之义的姓。可事实是,根据笔者找到的最早的嬴字,是西周早期“嬴季卣”上的金文,当是初创,字形正处在甲骨文向金文过渡期。嬴,是由一个蜾蠃的成虫象形字和一个女字构成,两根会意为成功孕育,是为嬴yíng。而蠃(去虫,音洛)通蠃,是同一个字。《广韵》:蠃,蜾蠃,蒲卢。郭璞注:细腰蜂也,负螟蛉之子于空木中,七日而成子。“蠃(去虫)”字古曾异读为ling,由于声母的变化,变成了零声母ying。这样也让嬴字成为了《字源》里所说的形声字,蠃(去虫)成为了声旁。

《诗经·小苑》中有诗句“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说有一种叫蜾蠃的小虫,只有雄的,没有雌的,只好把螟蛉衔回窝内抚养。后人根据这个典故,把收养义子称为螟蛉之子。并附会成了一个仁慈义善的小虫,这当然是个误会。其实,蜾蠃也叫细腰蜂,是一种寄生蜂,雌蜂产卵时,会捕捉螟蛉等幼虫并把卵产在其中,作为其幼虫的食物,古人误以为收养幼虫。不管怎么样,嬴字毕竟只是一只母蜂而已。用嬴作姓,仍然显得有点不可思议。

由于文字产生的晚,而嬴姓的音出比文字出现要早至少一千多年,期间“嬴”的音形义随着历史变化不知道有多少,孤立的从字源和音源去寻找嬴的本义,就有点缘木求鱼的感觉。要真正破解嬴的本义,还应该结合嬴秦的发展历史一起来探索。首先我们看看嬴秦人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继续看《史记·秦本纪》,“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从史料研究,再结合现在的一些对秦的考古研究和一些学者的推断,我们对早期的嬴人起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

即秦人伯益的祖先嬴族,很可能出自东夷少昊部落。少昊也被称为凤鸟氏,有鸟崇拜。嬴人和殷人一样都是玄鸟所生,也都有鸟崇拜习俗。所以,嬴人和殷人为同源族出。后来伯益虽然跟随大禹治水并为舜驯养鸟兽有功,被舜赐姓嬴。当时整个中原一带是华夷杂处,所以伯益的“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就不足为怪。同时,与伯益共事舜的皋陶也姓嬴并生于曲阜。因此,有一些人认为,临沂一带古有嬴邑,嬴人源自山东。

根据嬴人与殷人均奉“玄鸟”为祖先并以燕为图腾,生产方式都是以游牧狩猎为主,特别是近年考古发现秦人墓葬形式遵循殷制,基于以上理由,大家认为嬴秦人与殷商人源出一族。不仅如此,在殷商时期,嬴秦人还是从属于殷商王朝的一个部族。这里请读者注意,殷和嬴,都发yin音,汉语里都有繁殖和绵延不绝之意,而在蒙古语里yin是指祖神(男性生殖崇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殷和嬴是同音异写。

由于商人祖先和嬴人祖先的特殊关系,嬴人在商汤灭夏的战争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史记·秦本纪》云:“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由此可以看出,嬴人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对商王朝大力支持,并借此建立功绩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地位。其后,嬴人忠心耿耿,为商“在西戎,保西垂”。此时的嬴,是正值嬴人显贵之时,必当是拥有一个极其特殊含义的ying。

要知道,当时的华夏文明区正处在戎狄夷华夏的杂居状态,语言是古汉语、古羌藏语和古阿尔泰语混用阶段,谁是统治者谁的语言就是通用的官方语言,而民众和底层的奴隶依然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因此,笔者推断,此时这个嬴,很可能就是源自藏语里的ying_bo,bo是后缀虚词。ying藏语本义是长,引申出“大、多、盛”之意。这正是嬴基本词义的通假字赢的含义。

到了商晚期,《史记·秦本纪》云:“其玄孙曰中潏,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这时候,嬴人的主体部族还在东方,只有一部分来到商王朝的西部边疆,渭水中游一带。很不幸,嬴人随着殷商亡国,受到了周武王的报复,嬴人一个先祖恶来被杀,其族人被迁到今陕西地区。接着,在周成王时,留存中原地区的一些嬴姓部族,参加了武庚反周大叛乱,失败后受到周公的惩罚,更多的嬴姓部落被放逐,由东方向西方迁移,最远的到达甘肃天水一带,并沦为周人的奴隶。这个时候的嬴人一定让周公十分厌恶,于是周人专门为之造了“嬴”字,讥讽嬴人如细腰蜂一样善于投机取巧,极尽贬低之意。嬴,虽然是母蜂(蜂王),也不过是蝇(甲骨文就出现了)的借指。

一直到了周穆王讨伐徐国的叛乱,嬴人的部落首领之一的造父,“为周王御,受封于赵城,其宗族乃为赵氏”,嬴人造父这时成为一位低级官员,在周人的统治阶级中有了一席之地。到周孝王时期,造父的侄孙非子因养马有功,周孝王赐给了非子一小块土地——秦谷,也就是今天甘肃省清水县的秦亭,让其继续嬴姓的祭祀,并被封为附庸。此前,非子与其父大骆和异母哥哥成,生活在犬丘,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礼县的永兴镇。正是在这个时候,嬴人才正式有了秦人的称呼。这个秦,显然是被嬴人借用的。因为秦字的出现很早,商甲骨文一期中就有了,秦字的出现至少比非子封秦地要早上四百多年。而探寻秦字的含义也都是后起借用之义,原始义大多不清楚了。

《说文解字》曰: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匠鄰切。但是,当我们看到秦的甲骨文字时,其字构形是:上双手持杵,下双禾,会意为持杵舂禾获取谷物。许慎所说地宜禾、禾名,和构字本义勉强有些联系,至于“伯益之后所封国”之意,则是先有了鸡后才有了蛋的意思了。此时的秦,笔者推断一定是音qin,是嬴人借用(或许就是本民族语言)了古藏语意即大的意思。现在的天水人仍发“qing”音,应是借用古匈奴语意祁连(天)的意思,至今在秦人故地礼县还有一个祁山镇。

《释名》中,秦,津也。秦和水有关。笔者研究秦的源起地后认为,今天的天水,实际上是秦水的意译;清水则是秦水的音译。而《说文解字》秦,匠鄰切,应该发jiang音,则是借用了藏语意的“强大、坚固”之义。秦人从此作为附庸,并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确实想要成为周王朝强大坚固的边疆屏障,以便让周人放心。

到了公元前821年,非子后人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赐以其先祖大骆之族原来所居的犬丘之地。而这时的西陲大夫秦庄公所带领的秦人,则有可能仍然被周人叫作嬴人,但是此时的嬴发音为jing(这是粤语方言中保留的上古音)。嬴发音jing时,一定是周人借用(也可能是周人的本族语言)了蒙古语言的含义,意即“远方”,也就是西陲的意思。嬴人就是远方之人,这是周人对秦人有一个不褒不贬的心思。

到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周人发源之地岐山一带。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周平王还下令,秦人如果能赶走戎人,收复的土地就归他们。秦人此后的征伐,就是以此为天命进行的。到秦穆公时,灭掉了西方戎族所建立的十余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秦人来自东方,是与商一样的东夷部落,由于与商的关系不断加强,辅助商一同进入了中原发展。但是,随着商的灭亡,秦被放逐到了西陲之地,杂处在戎狄之间。秦人在蛮荒之地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开疆拓土,征服周边戎狄,使秦人从奴隶一跃升为统治者,还抓住一切机遇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一步步从附庸到大夫,到诸侯,再成为霸主,极致最后建立了统一帝国。伴随着大秦帝国的建立,秦的名声远播,于是在中国以外出现对秦的称呼chin。就连今天的广东客家方言中,秦依然发音cin。有人对此音译为赤那。chin和cin最早源出自佛经梵文,意为“文明智慧之国”。也有学者认为,chin和cin来自蒙古语意“狼”,或来自古藏语意“祖先或首领”。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王朝,秦的功过是非被后世评说不断。无论如何,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几百年数十代人的努力发愤,最终成功地统一了整个华夏文明区域,成为中华大地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帝国,将中国历史带入了新的阶段。今天,我们不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仅以秦人在国家政权统一后,所实施的书同文、车同轨、同量衡等一系列积极改革措施,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大一统观念的深入打下了坚实基础,仅就此而言,今天的中国人怎么肯定秦的意义都不为过。

  • 版权声明:秦的起源探秘——从一只小虫子说起 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jx027.com/article/666745.html

猜你喜欢

最后一条辫子

最后一条辫子

村里最后一个留辫子的男人居然是1975年去世的。而且,至死都没有舍得剪掉他那一条细溜溜的灰黑白三色混杂的爬满了虱子的辫子。19...

偏袒右肩 2022年11月17日
古代度量衡——计量工具

古代度量衡——计量工具

古代度量衡——计量工具黄帝“设五量”,有“权衡、斗斛、尺丈、里步、十百”,简称为度、量、衡、里、数。“度、量、衡”是古代对长...

长安今何在 2022年11月17日
成语典故之程颢、程颐•见猎心喜

成语典故之程颢、程颐•见猎心喜

北宋时期著名学者程颢,字伯淳、明道,西京洛阳伊川(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人,世称“明道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

遇见河洛 2022年11月18日
故事丨古香幽幽窎桥庄

故事丨古香幽幽窎桥庄

古香幽幽窎桥庄罗村镇大窎桥庄,在黉山北坡脚下,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人才辈出,是罗村镇四大庄之一。庄名窎桥...

夕阳红似火 2022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