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中原通往西域的“天上楼阙”

阅读提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国家的建立,均发端于河南,它们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为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活动,媒体、专家和学者走进考古遗迹、博物馆和文物研究机构,一起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大河网讯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站在洛阳城前,连唐朝诗人于邺都忍不住赋诗感慨,可见隋唐洛阳城曾经的辉煌壮观。

8月12日,采访团一行人走进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天上楼阙”——隋唐洛阳城定鼎门。

《帝王世纪》记载:成王定鼎於郏鄏,其南名定鼎门,盖九鼎所从入也。从洛河北岸隋唐天堂南望,洛河南岸就是雄伟的定鼎门,再往南是龙门石窟,伊水流出。

千年历史变迁,唐宋时的地面在现在地下五六米处,那里隐匿着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孔道定鼎门。

若问古今兴衰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据洛阳市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副主任屈昆杰介绍,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的郭城正南门,隋称建国门,唐称定鼎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至今已1400余年,一直沿用至北宋,使用时间长达约530年,其间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重建和修缮,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隋末这里成了群雄征战战场,唐末动乱又几经战火,北宋成了废墟。当后人重建洛阳,司马光再次走过定鼎门的时候留下了一句千古感叹:“若问古今兴衰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定鼎门为一门三道过梁式建筑结构,由墩台、隔墙和门道三部分组成,是一座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朵楼,其间以城墙相连的宏大建筑群。

唐代建筑,红色为皇家专用,所以定鼎门用红色为装饰色,说明定鼎门在首都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门道内的路面铺路技术和今天有异曲同工之效,路土分为三层,下层为河卵石基础,上面两层是路土面。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留下了大量与丝绸之路有关系的历史遗存。

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的代表性遗存

据屈昆杰介绍,2007年,在定鼎门南发现有晚唐的人的脚印、车辙和动物的蹄印,其中,动物蹄印是骆驼蹄印。骆驼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表明唐代西域与洛阳有密切往来。

完整留下这些印迹,完全是巧合。

夏天雨后的道路,土质松软,行人赶着骆驼、拉着车子匆匆进城出城,留下了清晰的印迹,然而又一场大雨突然来到,来自洛河的洪水携带大量淤泥,顺着天街到了定鼎门,夺路而出,迅速覆盖行人痕迹,雨过天晴,路面淤泥并没有被清理,就这样人、动物和车辙痕迹被保存下来。可谓天造地设,促成如此奇迹。

在古代道路上发现如此密集的人、动物和车辙痕迹,在国内尚属首次,再现了1000多年前定鼎门外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繁华交通情形,其中骆驼蹄印是唐代洛阳与西域之间存在频繁商贸和文化交流的有力物证,再次说明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这也是定鼎门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

进入定鼎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阔一百步、南北九里的天街,位于洛阳城的中轴线上,是当时洛阳城内最重要的街道,它和定鼎门、天津桥、端门、应天门、乾元殿、玄武门等形成了洛阳城的中轴线,体现了隋唐都城的规划理念和皇权威仪。

天街两侧临近定鼎门坐落着两个里坊,分别为明教坊和宁人坊。

明教坊内有龙兴观,宁人坊里有龙兴寺,隔着天街对峙,非常壮观,两坊内住着很多贵族官员,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代名相宋璟,他住在明教坊。

现在的两坊一街已经成为遗址公园,对市民开放。

总体来说,作为公元7—10世纪隋唐东都洛阳城的南入口,定鼎门遗址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的代表性遗存,与隋唐洛阳外郭城城墙、里坊、道路、水系等遗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城市规划特征,展现了隋唐时期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型礼制特征,并对唐代东亚城市的规划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莫韶华 王莹)

  • 版权声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中原通往西域的“天上楼阙” 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jx027.com/article/666990.html

猜你喜欢

最后一条辫子

最后一条辫子

村里最后一个留辫子的男人居然是1975年去世的。而且,至死都没有舍得剪掉他那一条细溜溜的灰黑白三色混杂的爬满了虱子的辫子。19...

偏袒右肩 2022年11月17日
古代度量衡——计量工具

古代度量衡——计量工具

古代度量衡——计量工具黄帝“设五量”,有“权衡、斗斛、尺丈、里步、十百”,简称为度、量、衡、里、数。“度、量、衡”是古代对长...

长安今何在 2022年11月17日
成语典故之程颢、程颐•见猎心喜

成语典故之程颢、程颐•见猎心喜

北宋时期著名学者程颢,字伯淳、明道,西京洛阳伊川(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人,世称“明道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

遇见河洛 2022年11月18日
故事丨古香幽幽窎桥庄

故事丨古香幽幽窎桥庄

古香幽幽窎桥庄罗村镇大窎桥庄,在黉山北坡脚下,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人才辈出,是罗村镇四大庄之一。庄名窎桥...

夕阳红似火 2022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