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恰逢一个同族侄儿结婚,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整个家族人员聚集最为整齐的一次,特别是这三年以来很多人难有机会回乡过年。在推杯换盏不断交流中,感觉血脉之情更加浓厚,为家族人丁的繁荣感到欣慰,而在阶层的跨越上并不尽人意。
重新审视整个家族的发展历程,从爷爷辈诞生算起也有百年之久,我在脑中梳理家族的发展史,基本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首先,爷爷辈共兄弟三人,出生于1920—1930年间。
爷爷辈成长的这个时间段,处于动荡时期,能够保命生存实属不易,爷爷兄弟三人都能简单识字,文化水平较低,也没有从军经商的机会,婚姻方面基本也是门当户对,没什么帮助。他们主要受制于时代,一辈子都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命运很难改变。最终也像千千万万中国农民一样,平凡过完一生归于黄土之中。

其次,父辈时代,兄弟十一人,大约出生于1940—1970年代。
他们这一代人,成长时期生活基本稳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不高,开始重视教育,商业活动开始活跃。有了这些变化,父辈这一代人发展出现多样化。
我的父亲经过努力和贵人相助,在文革期间考上了县师范学校,由一名乡村代课老师成为了家族里第一个吃公家饭的正式老师。也是这一辈人的最高学历。
一位叔叔进城务工,从事建筑行业,认识到文化的不足,在一所中专进修,之后一直从事建筑行业,经济状况较好。
剩下的伯伯叔叔大多还是在农村务农,空闲时间有人打工,有人经商,经济条件有所改善,还是没人脱离农村,甚至脱离农业,包括我家。
父亲这一辈主要成长于建国到改革开放时期,在时代的变革中出现了很多机会,有人能够抓住就会改变命运,反之就继续原地踏步。

然后,到我这一辈兄弟姐妹共25人,主要出生于1970—2000这个时期。
我们这一辈主要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各种机会都很多,上学,经商,从军等机会都能改变人生。
一,求学6人
中专一人,堂哥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开始还行,后经历企业改制,下岗等社会变革,发展不如人意。
专科一人,堂哥早年毕业于某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改行从商,赶上电商的风口,家业最大,定居省城,据说有四套房产,保守估计千万身家,也是我们家族经济条件最好的一位了。
本科四人
堂哥毕业于中部某211大学,也是我们家族目前学历最高的一位,读的经济,从过商后考入我们当地通讯公司,目前是中层领导,也是目前家族中职位最高的一位。
我,毕业于省内专业院校,北漂八年,后因对象受不了北京的各种压力,在老家考编上岸,经过权衡我也放弃北漂,追随对象考编上岸,目前普通职员。
堂妹一 毕业于南方某大学法律系,目前供职于我们市一律所,执业律师待遇丰厚。
堂妹二 毕业于一普通院校,但毕业后考公上岸,目前是县委某科室科员,对象也是公务员,可能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位。
上学这几位都已在城市定居,生活相对稳定,经济基础尚可,算是有了小小的突破。

二 从军2人
堂弟,转业后留到驻地发展,定居城市。
堂哥转业后回老家从事运输行业,依旧在农村生活。
三 经商2人
堂弟 下学之后一直从事某行业,目前在北京发展,听他说受疫情影响,这三年比较困难,难以在北京定居,有回乡买房的打算。
堂弟 结婚后随对象南下,对象家族在南方生意较大,他们在家族企业帮忙,已定居城市。
其余兄弟姐妹都在老家,打点零工,做点小生意,始终没能离开农村 。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时代更好了 ,机会更多了,无论是上学还是从商都有改变阶层的机会,但整体来说,发展不如人意,向上发展主要也是最简单的途径就是上学,我们家族求学的人太少,高学历更少,一个研究生都没有。这也就导致缺乏向上突破的可能。我们上学的这几个都已定居城市,教育相对更好一些,我们下一辈的起点就会更高一些,向上的机率也就更大。

现在国家给了普通人考公考编的机会,这也是给了我们改变命运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的限制是至少有大学文凭,上学不一定都能发达,至少发展下线不会太低。
虽然经商也有机会,相对来说不算稳定,很多堂兄弟经商一辈子还是难以为孩子在城里买房。
所以说,好好上学是我们底层向上突破的最好途径,哪怕不进入体制内,经商创业,在认知上也会不同,成功的机会也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