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胜利,河北清苑人,1938年出生,回族。
1、敢为天下先,我要当厂长
1984年,石家庄市政府给市造纸厂下达了17万元的年度利润指标,而厂领导里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拒绝接受。这时在该厂供销任科长的马胜利挺身而出,在厂里贴出决心书。他毛遂自荐,要求承包造纸厂,承诺一年利润完成70万元。市里经过答辩、考察,经当时的市长王葆华拍板同意让马胜利承包市造纸厂。
2、打破大锅饭,铁交椅
马胜利上任后,在厂门口贴出了“打破大锅饭,铁交椅”的标语。并推出改革“三十六计”(用人,能者上庸者下)和“七十二变”(以销定产,推出适合市场的对路产品),使造纸厂迅速扭亏为盈。当年实现盈利140万,工人收入翻番。
3、荣誉接踵而来
马胜利承包造纸厂成功后,报纸,电视连篇累牍的报道,各种荣誉接踵而来。他除了厂里的工作,还的全国各处跑(不是跑市场,而是各种的经验报告会)。
4、好大喜功
最早是一家山东菏泽的造纸厂找到马胜利恳求他挽救他们的厂子。马胜利当即拍板同意,派出管理团队,当年这家厂子即转亏为盈。
这下可不的了了,全国许多造纸厂都找上门,要求承包。大多数厂子的请求,马胜利都同意了,与他们签订了承包合同。因此落了一个“马承包”的绰号。1988年,马胜利承包的全国一百家亏损造纸厂,组建“中国马胜利纸业集团”。
5、只是昙花一现
马胜利造纸集团成立没几年就全面亏损,不得已,1991年5月该集团因亏损严重宣布解散。因石家庄造纸厂效益连年滑坡,1995年,马胜利被上级免去厂长职务,给他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
纵观马胜利的经历我们应该看到并承认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马胜利精神的先进指引作用。
1、他敢于负责、敢挑担子,起到了先锋作用。
2、马胜利的国有企业承包制,打破了铁交椅,大锅饭,按劳取酬,通过利益机制理顺企业各层关系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3、马胜利在企业经营中,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活动,为后来的全国的市场经济制度的确定给与了实践探索。
但我们也应看到,他的急功近利,不能与时俱进造。我们应该引以为戒。